阿里吳泳銘:三年3800億投建AI基礎設施,劍指ASI時代
關鍵詞: 阿里云AI基建計劃 AGI與ASI AI發展三階段 通義千問 阿里Qwen3-Max
9月24日,在杭州云棲大會上,阿里巴巴集團CEO、阿里云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吳泳銘發表重磅演講,向外界釋放出阿里在人工智能領域前所未有的雄心。他宣布,阿里巴巴正在積極推進三年3800億的AI基礎設施建設計劃,并將會持續追加更大的投入。
吳泳銘認為,人類正站在一場由AI驅動的“智能化革命”門檻上。過去,工業革命放大了人類的體能,信息革命提升了信息處理能力,而AI革命將前所未有地解放人類的智力潛能。在短短三年內,AI的智能水平已從“高中生”躍升至“博士生”,甚至能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摘金奪銀。
然而,吳泳銘強調,AGI并非終點,而是通往ASI的跳板。AGI的目標是將人類從80%的重復性工作中解放出來,讓我們專注于創造與探索;而ASI則將是全面超越人類智能的系統,能夠以指數級速度推動科技進步,解決醫學、能源、氣候、星際旅行等人類長期未能攻克的難題。
他在演講中指出,當前正處于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轉折點。從2022年生成式AI(GenAI)爆發元年起,短短三年間,AI技術已深刻改變各行各業。而未來十年,AI將從“生成式智能”邁向“人工超級智能”(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, ASI)時代。
吳泳銘表示,在AGI到ASI的巨大變革中,大模型將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統?!安⒉皇钦f大模型替代了windows或者說linux這樣的操作系統。而是大模型以及相關的系統,在整個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交互當中,將承載現有操作系統的地位。未來幾乎所有鏈接真實世界的工具接口,都將與大模型進行連接,所有用戶需求和行業應用將會通過大模型相關的工具執行任務”。
吳泳銘首次系統性地提出了通往ASI的三階段演進路線:
第一階段是“智能涌現”,核心是“學習人”。大模型通過學習互聯網上近乎全量的人類知識,涌現出泛化智能,具備理解意圖、解答問題和多步推理的能力。這是過去幾年AI發展的主線。
第二階段是“自主行動”,核心是“輔助人”。AI不再局限于對話,而是具備工具使用(Tool Use)和編程(Coding)能力,能在數字與物理世界中自主執行任務。用戶只需用自然語言下達指令,AI即可自動調用軟件、編寫代碼、操作設備,完成復雜工作。吳泳銘指出,當前行業正處于這一階段,未來每個人都將擁有數十甚至上百個24小時工作的AI代理(Agent)。
第三階段是“自我迭代”,核心是“超越人”。這需要兩大關鍵突破:一是AI直接連接真實世界的全量原始數據,擺脫對人類歸納知識的依賴;二是實現“自主學習”(Self-learning),通過與物理世界的持續交互和反饋,自主優化模型架構、數據流程,實現自我進化。當AI完成無數次“交互-反饋-優化”的循環后,一個早期的ASI將由此成型。
為支撐這一宏大愿景,吳泳銘明確了阿里云的兩大戰略路徑。其一,通義千問堅定走開源開放路線,致力于打造“AI時代的Android”,賦能全球開發者生態。其二,構建“下一代計算機”——超級AI云,提供全球智能算力網絡。為此,阿里正在推進三年3800億的AI基礎設施建設計劃,并將持續追加更大投入。遠期規劃顯示,到2032年,阿里云全球數據中心的能耗規模將比2022年提升10倍。
值得一提的是,阿里Qwen3-Max,是阿里巴巴迄今為止規模最大、能力最強的模型。目前,Qwen3-Max-Instruct的預覽版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上位列第三,超越了GPT-5-Chat。正式版本在代碼能力和智能體(agent)能力方面進一步提升,在涵蓋知識、推理、編程、指令遵循、人類偏好對齊、智能體任務和多語言理解的全面基準測試中均達到業界領先水平。
責編:Jimmy.zhang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