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董事會成員:英特爾應私有化,并拆分芯片設計與晶圓代工
關鍵詞: 英偉達投資英特爾 英特爾私有化 英特爾代工業務 AI人才 英特爾
英偉達50億美元投資英特爾的交易確實令人震驚,畢竟無人預料到英偉達會與表現疲軟的英特爾合作。從資本市場反應來看,此次合作被視為對英特爾及其業務的重大提振。然而評論稱,包括Charlene Barshefsky、Reed Hundt和James Plummer在內的英特爾前董事會成員,就美國政府與英偉達收購股權后英特爾的未來發展路徑發表了看法。他們主張公司應通過私有化實現價值最大化。
英特爾前董事會成員聲稱,其建議的核心在于讓英特爾不必“擔憂”向股東交付財務目標,而應專注于產品研發。他們認為,鑒于英偉達交易引發的市場反響,應由美國主導的“財團”收購英特爾全部流通股,更重要的是確保實現設計與代工業務的分離。
若能成功創建獨立于設計業務的晶圓代工廠(依托英特爾現有制造資產),這將成為特朗普政府的一大勝利。對于完全依賴臺積電的半導體設計巨頭而言,這更是重大利好。
此外,私有化還有助于英特爾留住和吸引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。由于私有公司通常能提供更高的薪酬,這對于目前人才流失嚴重的英特爾來說,是推進AI和其他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。他們預測,若英特爾選擇私有化,到2028年不僅能為美國納稅人帶來數百億美元的收益,還將對國家安全產生積極影響。
盡管這些建議出自英特爾前董事會成員之口,但私有化過程復雜,涉及大量公開股票的出售以及股東利益的平衡。然而,業界人士認為,英特爾需要制定全新的戰略以擺脫當前的財務困境,而英偉達交易為其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機遇。(校對/趙月)
